英國越來越多職缺要求大學文憑
研究顯示,就業市場正經歷一個巨大的轉變
英國勞動市場的一項調查顯示,要求有大學文憑的職位空缺數量已經超過了不需任何學歷的職缺。現今就業市場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工作機會只開放給大學畢業生。
研究顯示,英國就業市場正經歷一個巨大轉變。雇主需要具備特定工作技能的雇員,而沒有文憑的求職者則是被淘汰的一群。
據2012年最新數據,要求有大學文憑的職缺數量達到歷史新高,而不需專業技能的工作需求量則創下歷史新低。
技能錯配
在1980年代,要求大學文憑的職缺只佔總職缺的十分之一。相較之下,不需任何文憑的職缺數量則是其三倍以上。
但在80年代后直到最近,勞動市場的需求逐漸轉移,越來越多工作需要文憑,而不需專業技能的工作機會則逐年萎縮。
萎縮的速度從2006年開始逐漸加速,直到最新的數據指出,不需專業技能的工作機會只佔了勞動市場的23%,低于限定大學畢業職缺的26%。
報告中提到,“在1986到2012年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此巨大的變化。”
對于打工族來說,不需文憑的兼職機會更是跌到了1980年代的一半以下。
經濟和社會研究協會(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以及英國就業和技能委員會(the UK Commission for Employment and Skills)的最新報告顯示,年輕人進入職場最大的障礙將是文憑的需求。
這已造成一個長期的問題:雇主找不到符合資格的員工,而有大量的年輕人也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同時,也出現了雇主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大學畢業的員工的爭議。
邊緣化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表示,大學生或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進入市場,可以幫助經濟的發展,而那些沒有文憑的人則會發現自己在勞動市場中慢慢的被邊緣化。
另一份來自美國的皮尤研究組織發現,具有大學以上學歷的求職者比較能夠確保其收入以及工作的穩定性,同時也否定了大學畢業生會負債且困在低薪工作的傳聞。
最新的英國教育研究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的報告也指出,大學畢業生高材低就的情形并不普遍,而且還有逐年改善的趨勢:大學畢業生得其所用的比率從2006年的69%上升至74%。
全球競爭
教育研究院的法蘭西斯葛林教授(Francis Green)表示,雖然存在技能錯配的問題,但也顯示了現今職場能更有效率地使用人才。
英國工業聯合會的教育及技能總監卡爾貝利(Neil Carberry)也表示,因應未來的全球化趨勢,英國的年輕人需要更高等的教育來與全球競爭。
他說,“為了因應變化多端的經濟局勢,我們需要拓展更多具競爭力的高等教育來替代傳統的大學課程,而同時在對于大學水平以下的教育方針,也要增強其課程質量,使更優質的學生能夠勝任職場中的各個不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