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巴佬:Bumpkin
[ 2007-12-12 15:48 ]
從十六世紀開始,bumpkin就已經被用來表示“反應慢、無知的,容易上當的農村人”。意思相近的詞還有許多,如hayseed, yokel,rube 和hick等等。形容很笨的城里人的詞有city slicker ,greenhorn,tenderfoot 和 dude。其實,這些詞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指鄉巴佬(a damn fool),和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的關系不大。
需要指出的是, Bumpkin這個詞原來并不表示對一個人居住地的嘲諷。它的用法被認為和荷蘭詞boomken有關,意思是“小樹”(little tree),貶義的用法形容荷蘭人身材矮小,相當于“stumpy”。
十七世紀,英國和荷蘭之間的戰爭持續時間很久,所以英語中有許多帶有侮辱性的詞匯都和荷蘭有關。如:Dutch treat(AA制,吃飯各付各錢)、Dutch courage (匹夫之勇) 及the Dutch act (自殺)等用法。
Bumpkin本來和鄉村并沒有關系,現在這種表示“鄉巴佬”、“土包子”帶有侮辱性的用法是從十八世紀開始的。
(英語點津Celene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