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人民期待著你們學成回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2008年11月18日,正在古巴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專程前往哈瓦那大學塔拉拉分校親切看望中國留學生。面對興高采烈的莘莘學子,胡錦濤主席語重心長地說:“祖國人民期待著你們學成回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這,是黨和人民對留學生的期望,是國家偉大建設事業的召喚,也是一代代的留學生崇高的理想和抱負。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還記得,1949年他還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任噴氣推進中心主任,10月1日那天,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他萬分激動,決心沖破阻力,盡快回國,投身祖國建設事業;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不會忘記,他和廣大留蘇學生當年拼命學習、取得優異成績的背后,是那份崇高而明確的使命感;南開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清晰記得當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刻苦鉆研的日日夜夜,他說,在國外留學的12年間,身處世界一流大學,師從一流導師,得以接觸國際前沿,為日后的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原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留蘇期間曾擔任“中國留蘇學生總會”負責人,對60年來一代代留學生勤奮學習、心懷祖國的求學經歷印象深刻。他說,新中國成立后僅用50年左右時間就建立了自己的工業、農業和科學教育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穩固基礎,廣大留學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海外求知,學成歸國是眾多出國留學人員的選擇。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據統計,2002至2008年,就有25萬多名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大批的優秀留學歸國人員,成為中國科技、教育、經濟、文化等領域的領軍人物,為加強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的合作與交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留學事業60年大潮奔騰,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相隨伴,同中華民族的振興相應和。中國留學生博物館館長李克欣說,清朝末年中國飽受外國列強欺凌,中華民族渴求民族復興的熱情空前高漲,許多人到日本、美國及歐洲,是為了求學以圖自強;出現在五四運動前后的又一次留學浪潮則對中國革命和新中國的建設發揮了重要影響。
“從中國留學文化史的視角看,過去60年的留學潮有這樣的特點:國家政府大力支持;出國留學從精英走向全民;留學生成為中國和世界聯系的重要紐帶,”李克欣說,“實踐證明,開放留學是中國走向未來、融入世界的通途,必將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留下一道重彩?!?/p>
編輯:關曉萌 寧波 來源:新華網(記者 夏文輝 吳晶 袁原 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