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17日報道:中國銀行業最高監管層昨日針對銀行貸款行業集中度過高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提出警示,此舉表明壞賬問題可能成為困擾中國銀行業未來數年發展的一大隱患。
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王華慶在昨日舉辦的銀團貸款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的銀行放貸過于集中在基礎設施、房地產、能源等產業和大型企業,導致信貸風險加大。
王華慶表示,截至今年10月,全國十九家主要銀行為授信額度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大客戶提供貸款數額占全部貸款投放量的66.9%。
為防范信貸集中度過高所帶來的風險,王華慶指出應進一步推進銀團貸款發展,嚴格控制單一客戶貸款比例和集團客戶授信比例。
今年前11個月,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達創紀錄的9.21萬億,比去年同期增長兩倍以上,預計今年全年新增信貸總量將達到9.6萬億。同時,多位銀行業內高層人士透露,為維護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明年銀行信貸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惠譽評級公司高級董事、中國銀行業首席評級師朱夏蓮表示有必要重視中國銀行業的累積性信貸風險。中國各商業銀行的信貸類型多較為相似,并且貸款組合的行業集中度也超出想象。
以房地產行業為例,根據已披露數據測算,該行業相關貸款額占中國銀行業總貸款投放量的25%-30%。而實際上,許多貸款通過其他行業,如制造業等、間接用于房地產行業,使得該行業實際吸收貸款量遠超出銀行披露的數據水平。
“盡管25%-30%的占比與國際水平相比并不算高,但該領域相關貸款質量如出現惡化,足以對中國銀行業造成較大傷害,”朱夏蓮說。
本周一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中央政府表示將運用包括金融手段在內的各種政策措施抑制某些城市中出現的房價過高現象,此舉引發了對于房地產行業相關貸款,尤其是購房按揭貸款將被收緊的猜測。
第一創業證券公司銀行業分析師陳曦說,政府將要求商業銀行更加嚴格執行二套房貸政策,遏制投機性炒房行為。但這并不意味著銀行將收緊對于房地產開發領域相關貸款的投放,因為保持充裕的房屋供給對平抑過高房價起著重要作用。
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壞賬問題并不會在2010年有所集中體現,但從中期看來,壞賬問題值得擔憂。“壞賬隱憂已對中國銀行業前景構成較大下行壓力,”陳曦說。(中國日報記者 王博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