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8日社論:中央政府在本月連續出臺遏制房價上漲的措施后,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房地產行業開始降溫,成交量大幅下跌。但我們還不應高興得太早,因為在抑制大多數城市出現的房產泡沫方面,新政策只是初見成效。
如果要保證此輪抑制房價上漲措施實施的成功,決策者必須跟進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打擊炒房現象。如果沒有這樣的措施,中國很可能會再次游走在高房價危機的邊緣。
目前,中央政府已經明確表態,將實施更加嚴厲的措施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因此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配合中央合力緩解房地產泡沫。
考慮到房地產行業在經濟和社會中牽扯的各種利害關系,決策者應限制投資性購房,避免引起市場恐慌。房地市場一旦崩潰,國家根本無力承擔,同時會阻礙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步伐。更糟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與中央步調不一致,隨意更改中央的調控計劃。
如果一個部門試圖在政策實施中期糾正自己在經濟適用房方面的管理不善,這一舉動就很有可能轉移人們原本對于炒房的注意力。一些部門無視土地供應的不確定性給未來房價帶來的影響,擅自運用行政權力收回拍賣出的土地。
為了使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回落,政府在解決手頭的難題時必須有所側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syxj.com.cn/cndy/2010-04/28/content_978248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