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30日言論版文章:美國著名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有錢人跟你我不同,他們自小就有錢,享受慣了,這給他們帶來一些特點:我們堅強的地方,他們軟弱;我們深信不疑的地方,他們玩世不恭。”菲茨杰拉德所說的正是美國的富人,尤其是上世紀20年代的新貴,那一時期在歷史書中被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但是這段話所言與當今中國的富人,尤其富人子女的情況精確地相似。
伴隨著鄧小平的一句“致富光榮”,中國迅速增長的經濟造就了許多的百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現在,富翁已經得到了中國社會的廣泛認可,而他們本身也已不再懼怕炫耀自己的財富。
華誼兄弟的老總王中軍可謂一個典型代表。他投資過《功夫之王》等紅極一時的大制作電影。據報道,王中軍擁有一輛銀色奔馳和一輛紅色法拉利。他在北京城北的豪宅占地7畝,收藏有價值3000萬美元的奇珍異寶。此外,他花巨資建設300畝的馬場,其中的60匹馬全部來自愛爾蘭和美國肯塔基。
像如這樣極盡奢華、揮金如土的例子在中國比比皆是。去年年底,重慶一富家女為了迎接寵物狗花費上百萬元。最近,一些富家子弟在南京的馬路上飆車,給當地居民帶來無窮無盡的困擾。
盡管很多富家子弟身上有著不少缺點,但還是有很多年輕的女孩夢想嫁入豪門。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60%的女大學生希望能夠嫁給富二代。許多影視作品,如電影《杜拉拉升職記》都對富人心生敬畏。
美國社會一直有崇尚財富的傳統。所以毫不奇怪的是,美國的富家子弟認為社會上一般的人準則對他們并不適用。最近,肯尼迪家族第三代人的小過失以及尼爾?布什最近出格的行為提醒了我們這一點。
但是傳統的美國富人家庭會給子女設定很高的目標,讓他們去努力完成。父母或許會幫助孩子們實現這些目標,但也更希望子女可以通過自身的刻苦學習和努力去取得成功。因此,父母不會把子女安排到自己的家族公司占據一個高薪的職位。正如前總統老布什從耶魯大學畢業后到德克薩斯州從事石油業。盡管不可否認的是,在開始階段,老布什的確獲得了父親的支持,但是他后來的成功表現了他自己所擁有的出色商業才能。然而在中國,我們卻悲哀的發現,中國的富家子弟完全不是這種情況。中國的人情世故遠遠要比西方的復雜,因此富二代可以憑借所謂的“關系”一路通達。同時,很多中國獨生子女都有“小皇帝”的毛病,這在富二代中更為突出。有錢的父母可以一擲千金滿足孩子任何不可思議的愿望,致使這些孩子恃寵而驕,重慶女孩花百萬元迎接寵物狗正是一例。
我至今都記得,我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書時,有人告訴我一個女學生的父親是某大公司的副總裁。這個女孩不需要刻苦學習,因為她在我的課堂上總是看日韓的時尚雜志。
萬幸的是,中國未來的商業、政府、藝術不必依賴富二代來充當中流砥柱。與美國不太富裕的家庭相反,中國的貧困家庭依然非常重視教育,努力讓他們的子女在學業上有所作為。
在北二外,我最優秀的兩名學生出身背景都很普通。一個女孩來自陜西的省會城市西安,她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小小的五金店,另一位同學來自山東農村。她們倆學習非常刻苦,比99%的美國學生都要努力。西安女孩現在北京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而山東女孩則去了中國最好的外語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攻讀翻譯學碩士學位。
我為這些杰出的女學生感到驕傲,希望中國能讓其他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有這樣的機會。但是現在,高校不斷增加的學費很有可能將大量的有為青年拒之門外。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些怠惰的富二代很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這遠非富二代生活奢靡那么簡單。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syxj.com.cn/cndy/2010-04/30/content_979504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為美國企業培訓師 William Daniel Garst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