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13日土耳其報道:七月的土耳其西部,雖然地處西部山區,可正午的溫度依然可以達到30多度。當大多數人都在活動板房搭建的公房里躲避著正午的炎炎烈日,鐵道鋪軌工程師吳久義獨自一人站在帕慕科瓦(Pamukova)基地,焦急的盯著堆積的整整齊齊的鋼軌、軌枕,以及一旁其他的施工設備。

"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295px" title=""/>
安伊高鐵工程最長的隧道施工現場(中國日報 張海洲攝)
“這項目現在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我們什么都準備好了,一旦土方業主把做好的地基工程交給我們,我們很快就可以把鐵軌鋪好.”吳久義自言自語道。
這位40歲的湖北恩施漢子口中的“項目”是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后簡稱“中土木”)在土耳其承建的安伊高鐵(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第二段工程。未來建好的安伊高鐵預計全長533公里,預計最高時速將達每小時250公里。第一段從安卡拉往西200多公里已由西班牙公司建成并于2009年初開通。
中土木承建的是第二段,東起Inonu、西至Kosekoy,全長158公里。雖然不長,這項工程卻是中國在歐洲修建的第一條高速鐵路。
吳久義是老鐵路人,中國修建第一條快速客運專線秦沈鐵路時他就是負責鋪軌的工程師,除此之外,他還參建過寶雞至中衛、南寧至昆明、蘭州至武威等國內重要鐵路。
在安伊高鐵第二段工程的施工中,吳久義是負責鋪軌的前線工程師。這段工程從2008年10月開工,最快預計2013年12月開通。
但是吳久義和他的同事們卻對能否順利完工有不小的擔憂。“我們這里需要的35000噸鋼軌、15000個軌枕、38個道岔已經到位。其他設備也基本上準備好了。但是我們最最擔心的就是土方是否能按時把做好的地基交給我們。”他說道。
兩家土耳其公司也參與了該項目的建設,負責勘測和地基建設。吳久義的擔心不無道理,土耳其西部連綿的山地和丘陵對于從來沒有過高鐵修建經驗的土耳其公司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工期也一拖再拖。
據長期駐扎在土耳其的中土木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鄭建兵介紹,復雜的地形是整個工程的一大難點,而第二段工程“是整個安伊高鐵建設中最復雜的”。
盡管這段工程僅有158公里長,但其中有55公里都是隧道、還有10公里的高架橋。其中最長的隧道長達6.1公里,最長的橋梁長達1.96公里。
巨大的坡度也是該工程的一大困難。根據目前已經建好的地基,最高點海拔達到了870米,而最低點僅為20米左右。
另外,鄭建兵說土方業主技術力量不夠,導致前期“勘測設計做的不夠,現在在施工過程中再來搞勘測,對施工影響很大。”
他也坦率的認為預定的2013年底試運營“可能有一定問題”,“因為有一些勘測設計沒有出來。這邊(施工)變化比計劃快,控制難度很大。我們想做快些,但是現實條件不允許。”

"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285px" title=""/>
中國工程師葛猛講解隧道施工原理(中國日報 張海洲攝)
進軍歐洲市場的跳板
盡管困難重重,鄭建兵卻認為在土耳其修建這158公里的高鐵對于中土木、以及整個中國高鐵走向海外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個工程可以被看成是“進入歐洲市場的跳板”。
他坦承中土木公司是“按零利潤”來做這個項目的,因為中土木未來有在歐洲接著發展的計劃,而這158公里的項目對于整個公司來講的好處就是“提高管理水平,獲得歐洲業績”。“在土耳其修鐵路,整個用的都是歐洲標準,”鄭建兵進一步介紹道,“土耳其跟歐洲的一整套管理接近,所以對于我們公司的管理水平,對全球戰略有好處,因為歐洲很難進。”
橫跨亞歐大陸之間的土耳其,目前是歐洲第六大經濟體。隨著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近年來歐洲媒體對中國高鐵試圖進入歐洲的關注度日益提高。
在英國,中國希望參與倫敦至伯明翰高鐵建設的新聞成了當地媒體報道6月底溫家寶總理訪英時的主要關注點之一。
在保加利亞,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國時任交通部長亞歷山大·茨韋特科夫(Alexander Tsvetkov)曾經在去年11月宣布以收到中國的邀請參建連接土耳其與保加利亞的高鐵項目。
而包括德國西門子在內的歐洲傳統高鐵制造企業也已經注意到了中國對于進入歐洲高鐵市場的期望。“中國即將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競爭者,”西門子工業領域發言人亞歷山大·馬喬維茨(Alexander Machowetz)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馬喬維茨還說西門子已經“注意到中國高鐵制造者在國際市場上雄心勃勃的目標(ambitious goals)”,不過他也補充道,稱西門子的成功已經“證明其有能力面對各種競爭”。
雖然承認中土木有進軍歐洲的目標,鄭建兵卻表現的很冷靜。這位有著多年在海外修建鐵路經驗的工程師提醒中國在向歐洲出口高鐵時不要操之過急,而是要穩扎穩打地慢慢來。
他說公司的確“想往”保加利亞發展,但同時卻說他們“對那個市場不太熟”,而整個歐洲對于中土木來說都是新市場,“歐洲的規矩多”。
“目前和保加利亞還沒有什么(具體合作項目),那個市場有一定潛力,但合作起來難度很大。我覺得還是要先慢一點,”鄭建兵說道,補充說雖然他們從04年就開始接觸土耳其市場,“到現在還是不能說什么都知道”,因為作為歐洲市場的土耳其“門門道道太多了”。
“所有一些公司過來我就跟他們告誡,哪些事情一定要注意。很多事情他們是想象不到的。我從不給人家說:‘這個市場好,趕快過來’。我認為這個市場是好,但是有哪些事情你一定要注意,你要是把這些事情做好了,沒什么問題。否則,風險非常大。”他說道。
關于安伊高鐵第二段工程,雖然是2008年10月全面開工,但鄭建兵說中土木其實從2004年就開始做競標的前期準備了。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說有30多家包括來自土耳其當地、日韓和德國的公司組成了8大聯合體參與競標。中土木是和負責籌款的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公司,以及兩家土耳其公司組成了一個聯合體,最終在2005年12月競標成功。項目的合同是2006年7月簽署的。而開工前還在土耳其當地履行了長達兩年的法律程序。
整個工程的總投資是12.7億美金,其中中國提供了7.2億美金的貸款。
目前項目上總計有1000多名工人、技術工、管理人員和其他支持人員。其中有40多名中國人,主要是特種技術工和管理人員。
鄭建兵說公司的目標是要實現該工程的進一步當地化。“當地化很重要,我們大部分人用當地人,以后我們就來幾個高級管理人員,其他都用當地人。這個我們正在探索。目前,我項目當地化率已經超過了50%,隨著項目的實施,當地化會超過80%。”
而除了安伊高鐵外,鄭建兵透露中土木還希望在當地修建一條貫通土耳其東西,長達兩千公里的高鐵。這條高鐵預計西起土耳其西北部,距離保加利亞和希臘僅幾十公里的Edirne,東達其東北部的Kars,距離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也僅有幾十公里的距離。
“這個我們正在和他們(土方)談,我們想分次談、分批建設……當地政府想往前推,我公司也跟進往前推。但是在難度比較大,最大的問題是融資,這么長一條線。”鄭建兵補充到。
截至發稿時間,土耳其國家鐵路公司沒有對這條新線路是否有可能交給中國公司的采訪申請做出回復。
但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土耳其的確有大力建設高鐵的計劃,該國計劃至2023年建國100周年之際在其境內建設總長超過6000多公里的高鐵。
安伊高鐵是該國第一條高鐵,也是這“萬里之行”的起步。建成后,該國兩個最大城市之間的鐵路運行時間將從7個多鐘頭縮短至4個鐘頭以內。
高鐵僅僅是個起步
位于安卡拉的國際戰略研究所(USAK)亞太研究主任賽爾楚克·克拉克格魯(Selcuk Colakogle)認為高鐵僅僅是中土之間進一步發展經濟合作的開端。
“土耳其的重點在過去十年間已經從國家安全轉到了貿易上。如果我們想真正成為一個貿易大國,發達的交通運輸系統是必須的,”克拉克格魯說。“中國應該能成為土耳其在修建技術水平高、價格合理的高鐵時一個最合適的合作伙伴。我相信兩國在高鐵后還會有更多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項目。”
而據中國駐安卡拉使館政務參贊肖軍正介紹,安伊高鐵的合作是中土建交40年以來“最大的工程承包項目”。
肖軍正說“這個項目本身能增強土耳其政府和市場對中國技術的信心。”
他還說這個項目不僅“進一步拉近了中土雙方的合作”,而它本身對土耳其有“重大的經濟利益”。
安伊高鐵建成后,土耳其兩大城市之間每天的鐵路客流量將會從4000人增加到25000人。
當被問到中國是否希望今后為土耳其修建更多的高鐵時,肖軍正說:“應該講土耳其的鐵路處在一個升級換代、現代化的階段。他自身對于改造老線路、提速、新建高鐵都有宏觀長遠規劃。這個項目的實施和完成,我相信,有助于雙方將來推動開展更進一步的合作。”
但他也說:“土耳其這個市場很大。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公司能包辦的,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因為他的投資額度非常大。”
而在土耳其的工程建筑市場上,肖軍正補充說“中國公司只是一個后來者”。“韓國、日本、俄羅斯都很活躍,中國公司只是后來者。相信憑借自己的技術實力和良好信譽,中國公司能在土耳其工程承包項目市場上站穩腳跟。”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syxj.com.cn/2011-07/13/content_1288889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張海洲 Stefaan Van Kerchove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