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22日報道:有中國官員表示,發改委將建立一個國家級智庫關注有關氣候變化的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此舉充分表現了中國對氣候變化問題持續的重視。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李俊峰說,新的智庫暫定名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簡稱應對氣候變化中心),將有可能在德班會議前正式掛牌成立。
他說新中心將由全國最頂尖的氣候變化科學家、學者、分析師和教授組成,但是他沒有提供更多有關人員和規模的細節。
應對氣候變化中心的成立是中國在環境問題上的最新動作。
中國國家發改委在2008年成立了氣候變化司,由5個部門和4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應對氣候變化中心將為氣候變化司提供數據、國際政策等研究工作。
李俊峰向《中國日報》記者表示氣候變化司是一個政府部門,而新的中心是一個高端智庫,兩者的性質和責任都有所區別。
北京環境交易所總裁梅德文先生說:“氣候變化是一個很復雜的話題,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更是政治、經濟話題。新中心的成立將有助于中國碳交易的發展和相關的國際合作。”
“在碳交易的項目和資金問題上我們必須加強國際合作,”他說,“作為一個能源消耗大國和排放大國,中國必須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而中心的成立就證明了我們的決心。”
翟國梁,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氣候變化中國協調員,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正在努力建立一個市場化的機制來實現我們國家的碳減排目標,應對氣候變化中心的成立可以做更多的研究,幫助我國建立一個更好的機制。
他說在即將召開的德班會議上,這個中心可能不會馬上有什么重大的影響,但是必將有助于未來的氣候變化國際談判。
碳信息披露中國項目主任李如松說這個中心可以很好的整合我國有關氣候變化方面的人力資源,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信息,并給國外的合作者一個統一的信息渠道。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syxj.com.cn/bizchina/2011-11/22/content_1413873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杜娟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