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醫保卡購物、重復參保、農村合作醫療冒名報銷等做法,正侵蝕作為“救命錢”的醫保基金。資料圖片
最近,一些群眾向記者反映濫用醫保卡的現象日益嚴重。為此,“新華視點”記者最近深入山東、云南、寧夏等地調查,發現一些地方騙取、套取醫療保險基金的現象時有發生,手段不斷翻新。刷醫保卡購物、重復參保、農村合作醫療冒名報銷等做法,正侵蝕作為“救命錢”的醫保基金;同時監管環節也存在漏洞,令人擔憂。
種種亂象侵蝕醫保卡
藥店搖身變成便利店,刷醫保卡能購物,這一做法在一些城市已是“半公開的秘密”。
記者在昆明市滇池路的云南健之佳連鎖健康藥房某分店看到,這家藥店靠門口的店面放滿了化妝品、洗發水、食品、飲料、紙巾等日用品,里面才是專門的藥品陳列架。店里有兩個結賬臺,靠門口的是現金結賬,靠里的是醫保卡結賬,表面上似乎分得很清楚。但實際上,進入藥店的人可以用醫保卡購買任何物品。
記者試著用醫保卡購買一個300多元的足浴盆,結果非常順利。盡管結賬臺上方掛著的牌子寫明,不能用醫保卡購買其他物品,并寫著舉報電話,但店員和消費者都習以為常地刷著醫保卡。記者走訪發現,不僅健之佳藥店如此,昆明多家藥店都普遍存在這種情況。
與刷醫保卡購物相比,重復參保現象也越來越多,侵占了有限的公共醫保資源。今年以來,山東、云南等地相繼曝光不法分子重復參加醫療保險的騙保事件,寧夏最近發生的病人合謀騙保案更引發人們深思。寧夏吳忠市公安局今年10月向檢察機關移交系列騙保案:16名患者在吳忠市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后,又編造虛假身份重復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據吳忠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顧梅玲透露,這些患者利用寧夏醫療保險未實現聯網的漏洞,將醫療費用通過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后,又盜用真實發票的號碼,偽造與原發票明細項目、金額均不相符的假發票,再次通過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騙保。16人共騙保64起,累計金額達到88萬余元。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地方騙保、套保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除了上述兩種情況外,還有分解住院人次、開大處方、“掛床住院”等多種方式。“新農合”資金也成為“唐僧肉”,一些農民利用熟人、親戚關系借用別人的醫保證件,然后偽造虛假醫療手續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