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高昂
近期菜價下行,成本高企,已有4家停車不運菜了。
成本上漲的第二大塊兒,張強認為是運輸費用。
在基地摘下黃瓜后,要用小型農用車運到大貨車附近。因為汽柴油價格的上漲,一輛小型農用車用一天要付280元,外加100元油錢,一天就要380元。這跟去年相比,上漲超過50元。裝滿一個大貨車,不著急時需兩輛農用車,著急時得用四五輛。
大貨車的運輸費用也上漲頗多。張強說,從壽光到北京,現在的大車車費是2800元,去年也就兩千二三。
去年的行情,讓菜農和中間商都大賺。張強說,今年,往新發地發菜的中間商由不到10家增加到17家。近期菜價下行,成本高企,已有4家停車不運菜了。
雜費“火爆”
張強往北京發了一車蔬菜,光包裝費就支出2980元。
除了人工、運輸成本上漲,還有多種雜費都很“火爆”。比如,用于蔬菜包裝的包裝箱、膠帶等。
11月24日,張強往北京發了一車蔬菜,光包裝費就支出2980元。去年,這個費用可以控制在1500元左右。張強說,現在的紙包裝箱大量批發的價格是3.9元錢一個,去年是2元錢一個,上漲了近一倍。
此外,給當地合作社的“代辦費”,進新發地市場的“進場費”等費用也都“水漲船高”。新發地的老商戶、在山東壽光有蔬菜基地的毛勇習說,今年,每車菜進入新發地的“進場費”是900元。前年,這個價碼還是300元。
“成本漲了,我總不能都自己擔吧,得加到菜里”,根據張強的測算,去年,每斤菜在壽光收購價的基礎上加價1毛5分錢到2毛錢左右,賣到新發地就能保本。今年,至少每斤加價兩毛五才能保本。以黃瓜為例,收購價1.1元每斤,賣到新發地至少要到1.35元。
本周以來,張強他們賣到新發地的黃瓜的實際交易價也就在1.3元至1.4元每斤之間,有時微賺,有時賠錢。
分羹者眾
每次轉手,都有相關主體的利益訴求,層層推高菜價。
至此,壽光蔬菜進京剛完成第一次身價上升。
其后,經過大批發商進入大型市場、大超市,再經過中小批發商進入小區周邊的小市場。每次轉手,都有相關主體的利益訴求,層層推高菜價。
毛勇習說,如果蔬菜進入超市,要交進門費、場地費,要再包裝,還要返點,保證超市的利潤。最終,一塊三四一斤的壽光黃瓜,在超市要賣到4塊錢左右。
同樣的黃瓜,在朝陽區東緯路市場李明的攤位上賣價是3塊錢一斤。對買菜者連連驚呼“太貴了”,李明很不以為然。
事實上,在新發地售價一塊三四一斤的黃瓜,到李明進貨的通州八里橋市場已經漲到兩塊錢左右。同樣受油價等諸多成本上漲影響,李明把價格定到了3塊錢一斤,“總要給我留點兒利潤吧,不然,我起早貪黑的干啥?”
人工成本急劇上升、汽柴油價格上漲帶來的運輸價格高昂、各項雜費“不約而同”的上漲,加上諸多主體要在其中獲利,壽光菜身價最終倍增。
當市民普遍感覺菜貴時,菜農和中間商卻感覺菜賤。張強說,今年的天氣好,壽光蔬菜產量大增。因此,蔬菜的收購價很可能還會下跌。今年,很多菜農每畝的收益比去年減少一兩萬元。
另一方面,因為諸多成本上漲因素的存在,張強認為菜價不會大跌。
11月30日,張強打算停運幾天蔬菜,看看行情再說。在他之前,已經有4家壽光蔬菜中間商停運。張強期待著更多的人“賠死”,到最后只有幾家運壽光菜。到時候,他再殺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