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農產品叫響大市場
和崔富倉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新疆上千家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在北京、上海、廣州,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所到之處,都引起了轟動,展會場面要用“火爆”來形容。
10月28日,在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銷售館現場,記者看到,新疆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攤位前,北京市民采購踴躍,一些攤位甚至出現了一貨難求的局面,展館不得不增派人員維持秩序。從銷售館的出口望去,幾乎沒有空著手離去的市民,不少人用小推車拖著三四個箱子滿載而歸。
記者了解到,新疆以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展會為重點,采取整體推介、展示展銷、交易洽談、產銷對接等方式,舉辦和組織參加了近30個農產品展銷會、對接會、洽談會,參展企業、專業合作組織達1.2萬多家(次),展會簽約金額累計超過650億元。
如此高的簽約額,也從側面折射出新疆農產品在內地市場“人氣”之旺。國家統計局新疆調查總隊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市新疆農產品銷售的調研表明:目前已經有26種新疆農產品登陸北京市場,其中香梨、葡萄干、甜瓜、蘋果等農產品已經進入北京社會化市場平臺;上海12家新疆農產品專營店經營品種明顯增加,廣州已有15種新疆農產品置身于社會化市場平臺。農產品外銷期待更大“胃口”
在北京和上海的經歷,讓崔富倉心里充滿了希望:“新疆農產品在內地如此受歡迎,銷路就不再是難題了。”崔富倉有一個愿望,就是他們每年生產的10萬噸果品能全部“走”出去,進入內地市場,那樣他和他的社員們都能發家致富了。
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新疆果業集團,想把外銷的網絡織得更密一些。他們計劃投資2億元,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五個中心城市建立新疆特色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和連鎖銷售平臺,覆蓋華北、東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市場;通過天津港、深圳港及新疆各口岸,進一步拓寬新疆特色農林產品的國際銷售通道。
自治區副主席錢智說,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的三大農產品展銷平臺建立后,下階段新疆要完善平臺功能,提升層次,使其真正成為新疆農產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平臺和跳板。
12月6日,自治區專門召開農產品市場開拓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提升外銷平臺建設層次進行部署。據悉,新疆將以北京、上海、廣州三大農產品展銷中心為基地,以華北、華東、華南農產品市場開拓辦公室為前方指揮部,主攻和站穩一線城市,并借助中心城市影響力,逐步輻射華北、東北、華東、華南地區二線和三線城市。
來源:新疆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