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全面啟動實施,逐步提升基層人員服務水平。1.6萬基層醫務人員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醫務人員在崗培訓廣泛開展。同時,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執業醫師9000名左右,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招收的5000名訂單定向培養免費醫學生已經順利入學。
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去年進一步明確,突出其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功能,推動這些機構運行機制的轉變。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服務重心逐步轉移到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居民健康管理上來,努力使城鄉居民不出鄉鎮、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方便、有效、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據國務院醫改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去年,各地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等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這位負責人說,各省(區、市)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落實到位。全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分別達到48.7%和38.1%,全國孕產婦、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84%和81.5%,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率超過96%。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規范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廣,3550萬高血壓患者、919萬糖尿病患者和170萬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規范化管理。浙江、上海等地還進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拓展服務的深度和范圍。
各地繼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5歲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補種、育齡婦女“兩癌”檢查、白內障免費復明手術、改爐改灶和改廁等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效組織實施,超額完成年度預定任務,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新增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實施順利,累計完成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2400例左右,阻斷率超過75%。
去年,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了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建設,啟動實施了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設規劃,安排中央投資20億元支持了110所省、市、縣級精神衛生防治機構建設,并安排了11億元配備相應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