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產業推動旅游業發展
“大力發展文化內涵深厚的科技、佛教、民居旅游,以文化促進旅游,以旅游傳承文化。”昨日,市政協委員宋艷剛就發展旅游業和文化產業接受記者采訪,建議將兩者結合起來,充分發掘西安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潛力。
宋艷剛說,西安、陜西的文化名人很多,但長久以來更多的是在文化上對西安、陜西起到宣傳推廣作用,在旅游業的發展上起到的作用不是太大。“張藝謀拍了《印象云南》,片中展現出的云南秀美山水,對云南的旅游業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山西拍了《喬家大院》,全國游客爭相到山西參觀老宅大院。”宋艷剛舉例說,這都是文藝作品推動旅游業發展的典型例子。
他建議,政府可以出面與張藝謀、顧長衛等出自陜西、西安的文化名人溝通聯系,以文藝作品展現陜西、西安的旅游資源、壯麗景觀。文藝作品的受眾面廣,能夠讓人們通過觀感產生對當地景觀的向往,從而強力推動旅游業。
針對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宋艷剛提出了三大發展方向,分別是科技文化旅游、佛教文化旅游、民居文化旅游:
■科技文化旅游
西安有航天、航空、兵工等大量科技資源,可適時適當開放,將其作為旅游景點,成為西安的特色旅游熱點,在發展旅游業、宣傳西安的同時,也可以對青少年起到愛國主義教育作用。
■佛教文化旅游
宋艷剛說,佛教八大宗派,其中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在西安。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應充分發揮其作用,發展佛教文化旅游,讓宗教文化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起到推動作用。
■民居文化旅游
一直以來,西安都是漢唐文化輝煌耀眼,而明清等朝代的遺跡和文化傳承不足。宋艷剛走訪了一些西安的明清老宅后發現,這些民居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雕刻藝術。在房子很多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雕刻,或用以反映思想生活,或對后代進行教育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明清時代的群眾生活。目前,這種民居老宅已經所剩不多,應以開發旅游的方式進行價值創造和保護。
來源:西安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