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江蘇開幕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29日在江蘇省昆山市開幕,這是由中國國際商會和江蘇省政府共同搭建的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專業進口展會平臺。展覽規模達5萬平方米,共有來自46個國家的677家企業參展,展位數量2080個,預計專業觀眾將達到10萬人次。
記者了解到,本次博覽會堪稱一次全球進口產品的交易盛會,參展企業遍及世界六大洲(除南極洲)。其中亞洲地區企業占53%,歐洲地區企業占28%,美洲地區企業占14%,大洋洲和非洲地區企業約占5%。美國哈斯、加拿大麥格納、德國巴斯夫、瑞士ABB集團、日本豐田等21家世界500強企業到會參展。
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緊緊圍繞我國“十二五”時期重點引進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組織展示和交易,共設新技術裝備專區、信息技術專區、環保設備新材料及其他高新技術專區、品牌消費品專區4個專業展區。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萬季飛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尤其是加入WTO以來,中國貿易大國的地位日益鞏固,但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一直存在。本次博覽會既是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推動外貿可持續發展、調結構促轉型的內在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現實要求,將對遏制全球貿易急速下滑起到積極作用。
萬季飛介紹未來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將給世界各國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更多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據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張偉介紹,在當前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背景下,中國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擴大內需,發現更多的進口促進平臺,推動進出口平均發展。舉辦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的目的,就是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經濟圈,搭建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進口交易平臺。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口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進口和出口并重,積極促進和擴大進口,進一步降低貿易順差,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和對外貿易平衡發展。
為配合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的舉辦,展會期間舉辦了亞太商會大會、擴大進口與貿易平衡發展論壇和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等配套活動。
亞太商會大會以“向中國出口”為主題,亞太地區國際商會各國國家委員會代表、亞太地區商協會及企業代表、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協會及企業代表,圍繞亞洲地區的商業和貿易發展、中國擴大進口對亞太地區的影響等議題進行了研討。博覽會期間舉辦的第四屆國際商會(ICC)亞太區年會,是國際商會召開的五個重要區域性會議之一,首次在中國舉辦。
周五舉行的擴大進口與貿易平衡發展論壇,邀請了商務部、海關總署、外匯管理局相關司局領導及經濟專家,為中國的外貿生產企業深入解讀中國“十二五”時期擴大進口的相關政策、信息與舉措。
博覽會舉辦地昆山市地處江蘇東南部,緊臨上海市,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集聚了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6300多個,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名列全國百強縣(市)之首。
來源: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記者 蒼薇)編輯:張少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