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炒樓熱情消退
人民幣的貶值,還可能影響外資介入樓市的熱情。由于看好人民幣資產帶來的匯率升值和資產升值的雙重紅利,大量外資進入中國。房產是外資進入比較便利的投資品種,所以成為外資扎堆的領域。一旦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外資撤出,房地產的價格也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據了解,盡管以“去投資化”為目的的房地產調控已持續多年,甚至“限外令”也一度推出,但海外資本仍然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樓市。據統計,海外資本主要以基金的形式進入國內樓市,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是其青睞的對象。多家機構的統計顯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外資在寫字樓市場的主流地位曾一度讓位于內資,但從2010年底開始,外資又有回流之勢。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房地產市場作為一個由投機炒作為主導的資金密集型的行業。如果人民幣貶值并導致預期逆轉,那么投資者或退出市場,或再也不輕易地進入住房市場。他表示,人民幣持續貶值不僅會導致早些時候從海外涌入國內的資金流出中國,或不敢再輕易地進入中國市場,也會導致中國住房資產的價格下跌。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李嘉誠就掛牌出售位于上海、廣州等地的物業,并將目光投向歐洲。分析人士認為,李嘉誠此次舉動,就在美聯儲宣布退出QE后不久。除了出于對內地經濟形勢不看好之外,也蘊含了其對樓市走向及匯率變化的看法。
與此同時,易憲容還強調,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期一旦打破,國內居民也會減持人民幣資產。具體而言,國內居民或是不再愿意進入房地產市場,或是會減持手中持有的以人民幣計價的住房資產。
因此,從資產價值的角度,人民幣貶值無疑將對房地產帶來影響。克爾瑞的分析認為,沖擊范圍將包括以工業品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房地產市場乃至股票市場等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格。該機構還強調,熱錢投資房地產市場的收益將縮小,再加上房地產市場本身的調整,追逐高收益的“熱錢”可能由此撤退,進而抑制房價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