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建25個養老信息服務平臺
醫療家政法律心理等服務可一鍵呼叫
▲“一鍵樂”信息呼叫服務平臺為老人們提供了很多服務(資料圖片) 重慶晚報記者 史宗偉 攝
來自市民政局調研數據顯示,我市有九成老人青睞居家養老。如何方便老人就近養老?日前,市委常委會審定了今年25件重點民生實事,其中之一便是養老。今年,我市除了新建200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還要建25個養老信息服務平臺,讓老人輕松實現足不出戶的指尖養老。
老兩口鬧矛盾
有人上門調解
江北區大石壩街道暖洋洋居家養老促進中心,已開通了“一鍵樂”信息呼叫服務平臺。“轄區老人如果有家政服務需求、心理咨詢,以及法律、健康護理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撥打電話。”該養老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69歲的馮克服是“一鍵樂”的常客,每月他都會打十多次電話通過呼叫平臺尋求幫助。“家里的下水道堵了、藥用完了,我都給他們打電話,他們會馬上安排人來處理。”馮克服高興地對重慶晚報記者說,呼叫平臺不僅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瑣碎問題,還能解決老年人的情感問題。他說,前段時間和老伴發生點小摩擦,老兩口慪氣,互相不理對方。“過了兩天,老伴還是不理我,我坐不下去了,就給呼叫平臺打了電話,工作人員馬上就到我家,給我們老兩口做調解工作,我很快就和老伴和好了。”他說。
服務單位準入嚴
部分項目還免費
如今,“一鍵樂”呼叫平臺已整合了20多家單位,為老人們提供醫療、家政、法律、心理咨詢等服務。其中,法律咨詢、陪聊以及心理慰藉等服務是免費的。“如果老兩口鬧矛盾,有別扭,我們社工也會上門調解。”工作人員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在服務單位的選擇上,我們也有嚴格的條件。”養老促進中心負責人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在價格上,各種服務必須明碼標價,且不能高于市場價。其次,除了接受現金外,服務單位還需接受轄區給老人們發放的服務券。
據統計,該服務平臺自去年試運營以來,每月能接到300多個電話,老人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醫療服務、家電維修、家政服務等方面。
針對有些年歲較大的老人,該中心還發放了特質電話機,對各種服務進行按鍵分類:家政便民服務、醫療保健、心理慰藉、法律服務、送餐服務等超大字號的字樣,在電話機上清晰可見,老人如有需求,只需按動相應的鍵盤即可。
養老信息服務平臺
今年還要建設25個
由于不用花太多的錢,每天在家就能享受生活照料、日常護理、康復鍛煉、心理慰藉的養老服務,居家養老越來越受到老人們的青睞。來自市民政局的調研數據顯示,我市584萬老年人中,有90%左右選擇居家養老。“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部分老年人愿意選擇在家養老,以滿足在親情、鄉情和家庭氛圍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把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22件民生實事之一。去年,全市計劃建設200個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實際完成221個,占計劃比例的110%。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建成運營各類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851個。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除新建200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外,還要建25個養老信息服務平臺,老人足不出戶便能實現指尖養老。這25個養老信息服務平臺主要分布在渝中、萬州等25個區縣。
重慶晚報記者 周小平 見習記者 秦澤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