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天,600例》作品展示現場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
在廣州美術學院2011年本科畢業作品展上
用35個取自墮胎后的早期人體胚胎做成的藝術作品
引起廣泛關注
胚胎作品突然撤展
5月24日在廣州大學城美術館開幕的廣州美術學院2011年本科畢業作品展上,一件用35個取自墮胎后的早期人體胚胎做成的作品,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這個展覽將持續一個月的時間,但這件引起爭議的作品在展出一周后,已經撤展。
這件名為《30天,600例》的作者是2007教育系綜合美術專業畢業生劉璐潔。
此次展覽延續往年畢業展“全景式”模式,展出美院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全部畢業生作品,匯集了中國畫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學院、視覺與動漫設計學院和美術教育學院等六個學院22個專業方向約1148件作品。展出作品主題既包括傳統的架上繪畫作品,又有結合當下語境的綜合材料作品及反映時代精神的各類設計作品。
一直關注美院學生創作的廣州美院教師胡斌認為,畢業作品所體現出的取向是多方面的,但每每引起社會注意的都是那些直接與社會問題相關以及表現方式比較極端的例子。而對于這些例子的極度關注在某種程度上也掩蓋了其他傾向的作品的探討。
展覽現場,由劉璐潔創作的這件名為《30天,600例》雖然位于展館的不顯眼處,但卻吸引了很多人圍觀。展臺上整齊擺放著35個裝有液體的透明玻璃小瓶,小瓶里各裝有一個人體早期胚胎,小的不到一拇指大,大的也超不過半個拳頭。每個小瓶子旁邊還貼有一張“人工流產手術術前記錄表”,注明來源。從表格上可以看到,這些胚胎是今年1月到3月期間人工流產的。
這件大小為300×100×40cm的裝置作品的簡介上寫道:“在當今社會,墮胎現象已變成非常普遍的事情了。不僅是數量越來越多,墮胎者的年齡層也是越來越小了。面對眼前這些胚胎你會有什么感觸?從道德,從人性,從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