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說錯了,就會引發網絡公共事件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的許多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已經將“提高互聯網時代的輿論引導能力”、“提高網絡領導力”等課程列入培訓范圍,微博的作用也引起了學員們的廣泛興趣。浙江省委黨校將“微博與領導工作”列入官員脫產學習班的必修課。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委黨校已開始為一些干部補習包括微博和MSN在內的新媒體技能。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單學剛告訴記者,他經常接到一些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的邀請,請他前去講授網絡輿情,因為事實上,各級各類的新聞發言人也承擔著網絡發言人的角色。
在單學剛看來,目前網絡的作用比傳統媒體更強大,報紙、電視、廣播都由宣傳部門管理,但網民呈現的是一種無序狀態,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發言人”,不受任何個人管理,觀點比傳統媒體更尖銳,傳播也更迅速?!拔野质抢顒偂?,“你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很多人因為一句話說錯了,就會引發網絡公共事件。
王旭明認為:“在當前的傳播環境下,一味地花錢刪帖、封鎖消息徒勞無益,因為在網上四處‘鏟’新聞已經跟不上新聞傳播的速度。從傳播環境的變化來看,網絡熱點的生成機制與傳統媒體不同?!?/p>
單學剛說,在一些突發性事件發生后,新聞發言人可以利用網絡來主動修復形象。比如,當新聞發言人在發布環保事件信息時做出了承諾,事后卻未能兌現;在發布災害預警時做出了錯誤判斷,造成莫名恐慌。這些問題,是由于不可抗因素或突發因素導致的,與新聞發言人自身素質無關,社會和公眾應該容許新聞發言人事后補救。補救的辦法可以通過新聞發布會來進行,也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網絡等更迅捷的傳播方式把事態發展和最新進展廣而告之。對于預測失誤或因為不可抗力導致承諾未兌現的,應真誠向公眾道歉,請求公眾諒解。
王旭明說:“一個合格的新聞發言人,當然要在新聞發布會上、在網絡上、報紙上、電視上、廣播中,借助一切他可以采用的形式和手段發言?!?/p>
培訓班上,為何有人蹤影難尋
記者日前在某大學舉辦的新聞發言人培訓班上發現,在培訓的倒數第二天,缺課的學員有三分之一之多,向其他人打聽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從西部來的,很多人是第一次來北京,都外出辦事或者旅游去了?!倍浾咴谡n程表上看到了培訓最后一日“全天參觀考察”這樣的安排,細問才得知是組織前來學習的學員參觀鳥巢、國家大劇院等地。
在培訓結業儀式上,記者見到,很多用公款出來參加培訓的學員,培訓結業證書都是讓別人代領的,而本人卻已經不知去向。
“新聞發言人培訓有必要性,關鍵是往何處去,不要商業化,不要變成公款消費的幌子!”王天定說。
來自江蘇宿遷某政府部門的孫姓官員說,他前來參加新聞發言人的培訓已經三四次,在他看來,培訓的課程有的很不系統,培訓效果也大打折扣,有很多水分。還有一些培訓是在溫泉度假村進行,吃喝、桑拿、按摩、泡溫泉一應俱全?!叭⒓优嘤柕亩际怯幸还侔肼毜娜耍芏嗳税堰@種培訓當成一種政治待遇,正好借此機會休養,或者進京辦事、跑部?!?/p>
“當發言人培訓成了一個產業之后,要特別警惕成為政府機構牟利的手段。現在很多地方都由政府新聞辦出資來舉辦新聞發言人培訓,由當地大學的新聞學院設立專門的機構來運作,資金投入不小,希望這樣的培訓能夠實至名歸,后期有相應的部門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蓖跆於ńㄗh,我國政府新聞發言人的培訓可以多一點公益精神,比如由國新辦來牽頭,請國內優秀的新聞發言人或相關領域的專家,把相關的培訓課程錄制成公開課,掛在相應網站上,以此做一個良好示范,并不斷更新,達到知識民主化。
“政府新聞發言人的公開課效果好,又能降低成本,減少行政開支。而目前的情形是專家坐飛機來講課,或者學員坐飛機進京聽課,但地方上的政府信息公開卻沒見落實?!蓖跆於ㄕf。
新聞出版總署培訓中心副主任段即克則告訴記者,很多學員來參加培訓看重的是現場演練的部分。拿到案例,各小組組織起來登上發布臺,學員們轉化成記者進行提問,是整個培訓過程中最有吸引力的環節,也是很多新聞發言人或準新聞發言人職業生涯的“首秀”。
“模擬演練和老師面對面的點評是網絡公開課解決不了的?!倍渭纯苏J為,“關鍵是要把課程設計和培訓管理做到位,真正請來國內一流的專家來授課,而不能完全以商業為目的。因此,新聞發言人培訓機構的資質也需要進一步認證和規范?!?/p>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