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運,一票依舊難求。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購票實名制下,黃牛黨非但沒有消失,而且手段升級,進入“2.0時代”。黃牛黨如何規避實名制?又如何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搶得先機?
生存之道一:“秒殺退票” 鮮有失手
28日晚,記者來到重慶火車北站。剛下出租車,一群票販子就圍了上來,爭先恐后地喊著“要不要火車票。”記者跟隨一名30多歲的票販子進入一路邊餐廳。
“只有你肯出錢,到哪里的票我都能給你搞到。”綽號“阿強”的票販子自鳴得意地說。記者說要去成都,他告訴記者,半小時后就有一班車,并要了記者的身份證,立即轉交給另外兩名同伴。
只過了短短幾分鐘,他們就拿著一張印著記者姓名的火車票回來了。記者持票來到安檢口,先后順利通過了進站檢查、上車檢查等程序,最終登上了成渝動車。
“現在火車票這么難買,你們是怎么買到的呢?”記者問。“我們先網上預訂火車票,有客戶時再把票退了,拿客戶的身份證在窗口購買,幾乎不會失手,這叫‘秒殺’。”阿強說。
“你們不用排隊?”記者又問。“都去排隊了,那還怎么賺錢!”阿強神秘地說,“我們里面有熟人,直接到窗口退訂票。”
記者跟隨阿強來到一個服務窗口,只見他直接來到窗口前遞上10余個身份證,然后打電話安排“秒殺”事宜,后面排隊的購票者對此頗有怨言,而里面的女售票員始終“面帶微笑”。
記者在重慶火車北站調查發現,一張火車票,黃牛黨一般要收取50-100元的服務費,具體數額根據距離遠近、軟硬座位、車票緊缺程度而定。一些票販子告訴記者,這些服務費并不是他們通吃,還需打點一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