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南山賽區志愿者部近日收到了海歸學子崔誠宇以及他的同學龐歌、齊映南、李品澄共同發回的反饋信息,作為大運志愿者,他們表示要利用自身外語特長,為大運將糾錯進行到底。
很多中國人說英語會將英語“本地化”,從而形成很有地域特色的“中國式英語”。但這樣的英語出現在公共場合,外國人看不懂也就在所難免。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8月將在深圳舉辦,公共場合運用規范的中英文雙語標識,已成為一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新年剛過,深圳就在全市開展公共設施雙語標志糾錯行動,一大批大運志愿者在大運南山賽區志愿者部的組織下參與了行動,并一直持續反饋錯誤信息,為大運雙語標志的規范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現在正值國外高校放假時間,崔誠宇在回國前已經委托博士爸爸幫自己報名參與了大運志愿者,回國后還召集同學、朋友,一起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在了解到糾錯行動后,幾個同學一商量,決定利用業余時間,只要出門,就帶上相機,把發現的錯誤拍攝下來。統計好信息后,把正確與錯誤的對比匯總表反饋到大運南山賽區志愿者部,即能反映信息,又能節省相關部門的工作。
半個月以來,崔誠宇和同學們先后在海岸城、萬象城、市民中心和華僑城片區開展糾錯行動。崔誠宇向記者介紹:“我們在市民中心站下的地鐵,在地鐵上,就發現了很多的錯誤。例如說,少年宮站在一些標牌上就是shao nian gong zhan, 這樣是沒法讓外國人理解的,少年宮正確的應該是‘Children's Palace’。還有,市民中心是市政府,不應該叫city center station 而是‘Municipal government’或者是 ‘City hall’,在加拿大‘City hall’比較常用。看了很多地方,不是拼寫的錯誤,也不是語法的錯誤,而是所謂的‘Chinglish’ 的錯誤,老外會理解不了或者是勉強理解。最重要的一點是關于廁所的表示,在中國叫‘Toilet’,其實不應該這樣說的,文明的叫法應該是‘washroom’。在英語中‘Toilet’一般是表示‘馬桶’的意思。”
崔誠宇和同學們還發現,在市民中心有很多標識已經看不清了,應該更換或者清理。為了確保上報信息的準確性,他們還會參考加拿大等一些國外的指示標準,總結出來后再反饋給相關部門。
目前,公共設施雙語糾錯行動仍在持續進行中,有許多像崔誠宇這樣的大運志愿者們,正用自己的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為深圳的改變不斷努力,為大運的準備盡心盡力。
據悉,從2月25日開始,深圳市交通運輸委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道路標牌標志標線國際標準化整治行動,對全市范圍內的高、快、主干道及大運場館周邊、全市繁華的商業道路和重要地點周邊道路交通標牌、標志、標線、護欄的缺失、破損、錯誤、遮擋、不清晰、不規范等情況進行排查和整治;對不規范的交通標志英文名稱進行排查和整治;全面整治非法設置的非道路標志;研究設計新型中央隔離欄和護欄,并選擇相關路段試點。該委還邀請7位外籍人士參與了糾錯排查活動,從中發現不少交通標志英文翻譯缺失、翻譯錯誤、英文拼寫錯誤、拼寫不規范、用中文拼寫代替英文翻譯等問題,目前正抓緊時間糾錯。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 陳虹)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