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耐人尋味的是,一個月后,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在10月23日又發表聲明稱,SK-Ⅱ化妝品中所含違禁成分鉻和釹系原料帶入所致,未證明其有危險性。寶潔公司在第二天發表聲明稱在數周內在大陸恢復專柜銷售SK-Ⅱ,并于10月27日再聲明停止大陸SK-Ⅱ的退貨。12月初,在廣州和北京恢復SK-Ⅱ專柜。SK-Ⅱ“質量門”事件就此降下帷幕。
有“神仙水”之稱并被眾多影視明星捧紅的SK-Ⅱ產自日本,要進入中國市場需經過進口檢疫的層層把關,怎么就突然出現諸多問題?對此,日本駐華大使館稱,日本政府事先并未接到中國政府有關對這兩種金屬要作檢驗檢疫的要求,導致了該化妝品在出口時并未接受這方面的檢查。
在SK-Ⅱ事件中,中國檢疫部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多次從來自日本的進口化妝品中查出禁用成分,質檢總局也要求各地加強對來自日本進口化妝品的檢驗檢疫工作,但質檢部門并未立即發出通報,提示消費者。SK-Ⅱ品牌系列化妝品被檢出含有禁用物質后,質檢總局還是網開一面,要求“如果在問題產品中再次檢出嚴重質量問題,將依法做出暫停進口等處理”。
中國部分行業標準低于歐美國家,因此同一款產品,在國內外就有不同的質量標準。日本等國的衛生標準高于中國。不少產品雖然不符合在日本或歐美銷售的標準,但卻符合進入中國市場的標準。這一點,長期被中國消費者忽略,從而對在不同國家購買的同一品牌產品做出沒有可對比性的對比。
由于檢疫標準的差異性,中國各種進出口產品的檢疫幾乎都是寬進嚴出。業內人士的說法是,“問題洋貨”在日本檢驗檢疫部門被放行,是因為它并不擔心被中國檢查出來。
專家認為,對于國際市場的依賴和低于國際市場的標準,就會引來“問題洋貨”在中國市場的大行其是。因此,與國際接軌,提高進口商品的檢驗標準,強化進口監管的執行力度,是避免SK-Ⅱ神話破裂事件再次發生的有效途徑。
(信蓮)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