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重創美國軟實力
十年反恐戰爭還讓美國軟實力遭受重創。攻打阿富汗得到了很多國家的支持,是因為美國遭到了恐怖分子襲擊,而阿富汗是恐怖組織的大本營。攻打伊拉克的時候,雖然也有不少國家支持,但核心的軍隊主要是美國和英國,兩國均被認為是“策劃”了這場戰爭。美國發動戰爭的理由后來被證明子虛烏有,而戰前在遭到很多國家反對的情況下單邊動武,美國因為伊拉克戰爭而被看做一個“黷武”的帝國。同樣因為伊拉克戰爭,美歐之間出現裂隙;美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關系變得極為緊張。無論戰前還是戰后,各國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游行示威風起云涌,遍及全球,美國的形象因此變得極為糟糕。軟實力的建設非一日之功,同樣,美國因反恐戰爭導致的軟實力損害也絕非奧巴馬總統在布拉格振臂一呼,號召核國家走向“無核世界”,或者在開羅發表一個溫情脈脈的講話所能修補。
反恐戰爭十年,顯在的效果是美國沒有再出現類似“9·11”那樣的恐怖襲擊,但代價同樣沉痛。軟硬實力的受損、金融危機的沖擊、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讓美國檢討反恐策略,奧巴馬政府和美國人民繼續為反恐戰爭“埋單”的意愿和能力不斷下降,拉丹被擊斃則為美國退出反恐戰爭提供了體面的借口。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戰略研究室副主任,對美國軍控、中美安全關系等有深入研究,近期合作出版了《美國軍事:冷戰后的戰略調整》。)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