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全力保民生 枝葉總關情--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紀實 2009-09-07 09:20
——不管宏觀經濟形勢怎么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根本宗旨不能變,對民生的投入只能加大不能減少,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蓋面只能擴大不能縮小。 這是一個承諾,更是一種責任。 中央要求,要確保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用在應對危機最關鍵的地方,用在社會保障等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用在最需要關照的低收入人群身上。 “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深入各地察民情、問冷暖,了解基層實際,解決各種問題,成為中央領導同志的經常性舉動。人民群眾倍感溫暖。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經濟增長,應當而且必須更加著眼于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寧吉喆說,只有讓人民群眾不斷共享發展成果,經濟增長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穩定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國運所系;民生所在,黨心所系,政之所行。困難面前對民生的關注程度,是考驗一個政府是否真正執政為民的“試金石”。不因為嚴峻的經濟形勢而放松改善民生,而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下降,并有新的改善,這是應對當前形勢作出的準確判斷、正確選擇。 抓重點、解難點,迎難而上惠民生彰顯民生情懷 保障和改善民生決不停留在政策和口頭上,而是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兌現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上。 約1200萬農民工失崗返鄉、610萬大學畢業生要找工作,還有多年累積下來的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當國內經濟增速出現明顯下滑時,對于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原本壓力巨大的就業問題更加凸顯,成為黨和政府的頭等大事。 “在這個時候,無論把就業放在怎樣突出的位置都不為過。”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