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頻道12月30日電 (記者王龍博)2014年的倒數第二天,許多媒體已經推出了各種年終盤點。像國內許多領域一樣,如果用一個詞回顧新華網重慶頻道過去一年里所關注的重慶財經新聞,那無疑將是“改革”。在這份年終盤點里,改革最終成為被提及最多的詞匯。(排名不分先后)
一、筆電+汽車:重慶經濟“雙引擎”格局形成
雖然重慶市目前仍將“6+1”(電子制造、汽車、裝備、能源、化醫、材料、消費品)作為其支柱產業,但在外界看來,重慶在2014年已經完全進入筆電+汽車推動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時代。據公開數據顯示,電子和汽車兩大產業2014年對重慶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拉動工業產值增長8個百分點以上。繼重慶成為國內生產汽車最多的城市后之后,黃奇帆近期又在公開場合表示,重慶已成為中國國內最大的網絡終端產品生產基地。
二、首批簽約PPP改革項目總額上千億元
8月7日,重慶簽約首批PPP投融資改革重大項目,總額達上千億元。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的話說,PPP改革對于重慶是一項能產生上千億資本、資金紅利的重大改革。重慶當日簽約的項目涉及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垃圾焚燒發電廠以及土地整治等內容。作為今年25項重點改革之一,PPP改革將保證重慶不會因為加快公共投資而增加政府性債務。
三、重慶成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主戰場”
今年3月,中石化宣布重慶涪陵頁巖氣田提前進入商業開發階段。涪陵焦石壩,也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個商業化頁巖氣田。12月初,注冊資本達60億元的重慶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在今年的“非常規油氣合作伙伴峰會暨非常規油氣產業聯盟年會”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為:重慶已成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
四、重慶國企改革提速:簽約項目總金額超千億
在連續經濟了多個漲停后,西南證券6.8億股最終花落誰家更家引人關注。自今年5月開始實施以來,重慶國企“混改”力度不斷加大。12月8日,更是進行了28個項目,總金額達835億元的集體簽約儀式。對于總量已達18000億元的重慶國企來講,改革仍然在路上。
五、重慶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投運
2014年7月底,位于重慶主城區解放碑商圈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延展平臺正式開業,成為繼上海自貿區后內陸首個保稅區外的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在隨后的時間里,重慶市民漸漸熟悉“保稅商品”這一名詞。而保稅商品,也在今年成了重慶擴大對外開放的生動事例。
六、重慶組建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
改變以“項目補貼”扶持產業發展的傳統模式,重慶在2014年嘗試組建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以市場化方式撬動社會資本,進行新興產業的股權投資。此舉一出,旋即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據新華社報道,重慶該引導基金一經推出,就吸引了14家國內外知名基金簽約,引導基金首期25億元撬動各類資本127.3億元。
七、重慶:目前西部內陸唯一的整車口岸
2014年,重慶成為中國首次在西部內地設立的整車口岸,也是目前西部內陸唯一的口岸。8月末, 80多輛從德國進口的奔馳等品牌汽車搭乘渝新歐回程班列抵達重慶,拉開了重慶整車進口的序幕。臨近年末,從德國杜伊斯堡運來的16輛平行進口豪車也抵達重慶整車進口口岸,這是我國西部內陸地區迎來的首批平行進口車,價格將比傳統貿易渠道進口車低15%-20%。
八、跨境電商成為重慶外貿增長新亮點
作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試點城市,重慶跨境電商在2014年異常火爆,“海淘”、“全球購”已成為許多重慶市民日常購物的新選擇。據重慶本地媒體報道,僅11月11日、12日兩天時間,重慶跨境電商交易量就超過3萬單,貨值上千萬元。而奶粉、尿不濕、化妝品等日用品,都是重慶市民“海淘”的最喜愛商品。
九、“天下第一會”:22萬外地客商云集重慶
22萬外地客商,26萬入場觀眾,第91屆全國糖酒會在重慶刷新了秋季糖酒會自身的記錄,也打破了重慶展會史上的記錄。對于正在打造長江上游地區“會展之都”的重慶來講,糖酒會也許可以被看作是2014年重慶會展的縮影。來自重慶會展辦的數據顯示,2014年,重慶展會活動將拉動消費超過620億元。
十、節能減排:重慶主城環保搬遷企業200余家
對于節能減排,許多人會認為是簡單的環保問題。但小編卻認為其完全可以入圍重慶十大財經新聞。能耗往往顯示的是企業甚至地區經濟發展背后的效率以及質量,更何況以節能減排名義進行的產業淘汰,往往也是對過剩產能化解的重要方式。2014年,重慶市在此一問題上力度空前。來自重慶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2014年重慶主城環保搬遷企業多達200余家,淘汰鐵合金超過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