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蓄勢自貿區試點
臺商喜迎四大利好
在平潭生活了10多年的臺商薛清德,2日從福建省工商局局長葉木凱、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尤猛軍手中接過《企業營業執照》,這是福建省啟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平潭綜合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辦法》實施后頒發的首張《企業營業執照》。
據了解,薛清德此次申辦的是百貨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上周五遞交材料,這周一就拿到執照。他說,“現在直接登記非常方便。注冊資本改為認繳登記制,也極大減輕我們的資金壓力。”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1日印發了《商事登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等一系列文件,商事登記機關開始向商事主體頒發新版營業執照。
“為了制定實施細則,我們先后到珠海、深圳和臺灣地區考察,充分吸收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周青松認為,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將給包括臺商在內的投資者帶來四大利好。
一是放開了登記名稱,可更好與臺灣本土名稱慣例對接;二是鼓勵類、允許類的企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直接登記,不用提交審批機關的審批文件,就可先行辦理營業執照;三是減輕臺商的出資壓力,臺商出資以什么投資方式、多長時間到位,可根據經營需要自行決定;四是經營范圍由企業自主選擇并可靈活表述,與臺灣習慣做法更接近。
“我和平潭工商局局長開玩笑說,要做好充分準備,應對臺商排隊登記的情況。”周青松說。
“注冊門檻降低了,成本減少了,手續簡化了,這對吸引更多人來平潭投資創業有非常正面的意義。”平潭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云輝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日他到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辦證大廳,看到窗口上已經貼了新的商事登記制度說明。
“我已經叫協會工作人員多準備些《辦法》和實施細則相關資料。臺商來了,可以發給他們。”李云輝說。
“臺商投資數據更新得很快,10月底平潭的臺企還是132家,短時間內又增加了10家。”平潭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秘書長王家龍說。
據記者了解,平潭已于2012年在臺資準入方面先行先試“直接登記制度”,此次進一步向鼓勵類、允許類的外商投資企業延伸。
根據2011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平潭的發展定位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示范區、兩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區、海峽西岸科學發展的先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