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全面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是新形勢下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重要內容,是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的社區矯正工作也是卓有成效,請王廳長結合工作的實際做法介紹一下河南省這方面的先進經驗。
王文海:社區矯正是一項刑罰執行活動,是國家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我省社區矯正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在較短的時間里,已覆蓋全省所有省轄市、縣(市區)及99.3%的鄉鎮(街道),社區服刑人員數量迅速增長,工作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平安河南法治中原做出了貢獻。我們的做法是: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高效運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省綜治辦、省司法廳等13家單位聯合出臺《關于全面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搭建了我省社區矯正工作的政策框架。成立了河南省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省轄市、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社區矯正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從而確立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社區矯正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社區矯正深入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制定完善工作制度,社區矯正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我省依據“兩院兩部”《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制定了《河南省社區矯正監管工作若干規定(試行)》、《河南省社區矯正人員考核獎懲暫行辦法》、《關于加強適用社區矯正前調查評估工作的通知》、《河南省社區矯正工作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河南省社區矯正銜接工作暫行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了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制度體系。統一修訂全省社區矯正執法文書格式20種,使社區矯正執法行為得到統一和規范。
嚴格落實監督管理和教育矯正措施,切實維護刑罰執行活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地認真貫徹社區矯正有關制度和規定,嚴格落實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為每個社區服刑人員建立矯正小組,制定矯正方案,組織開展教育學習、社區服務和心理矯治;對違反社區矯正管理規定的,依法堅決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加強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建立社區矯正信息管理平臺,利用手機定位,切實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有效預防和避免了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