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核心層也開始漸漸把“Live戰略”置于更高的重要等級。“Live平臺是微軟未來最重要的項目。”鮑爾默說,“而在下一個層面,互聯網服務和在線體驗將會隨之提供給消費者。我們正在進行這樣的遷移。”“Windows
Live對我們而言是個新鮮事物,現在由奧齊直接負責。”今年年初,蓋茨在接受CNET采訪時承認,“Live戰略”對微軟確實是個挑戰,“現在Vista已經上市了,我們下一步將有更大比例的研發費用投入到Live應用上,明年用戶就將看到一些新的服務產品了。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突破。”
陳永正說:“我相信再過幾年,延續這樣的思路做下去,如果平臺搭好的話,那在我們提供的這些Live服務方面,微軟都會具備競爭力。”今年3月14日,微軟和聯想集團共同宣布了一項全球性協議,將在今后銷售的聯想電腦中預裝Windows
Live服務,包括Live.com門戶網站和Windows Live Toolbar工具欄。這也意味著,微軟的下一站將會全力投入Live戰略的落實。
實際上,微軟早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為此做起了實質性的準備工作。當時的Google雖然還沒開始演繹其“暴富神話”,但來自于方方面面的跡象已經讓微軟非常警覺。當年,微軟陸續終止了與雅虎和Inktomi在搜索方面的業務合作,決定正式進軍搜索領域,并在其研究院體系中逐漸調整了研發的重點,適當對與搜索和互聯網應用相關的技術研發做出了傾斜。比如微軟亞洲研究院在2005年10月成立的互聯網搜索技術中心,其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優化微軟在互聯網領域內的創新,并加快技術產品化的速度。
像弗雷克和伯考維茨這樣的業界精英,都先后成為微軟在加強在線服務實力方面的重要棋子。弗雷克很快就聯合了MSN和微軟雷德蒙研究院的資源,于2006年1月在微軟內部創建了一個嶄新的實驗室——“Live
Lab”,直接定位于新技術的產品化,弗雷克告訴記者,這座實驗室的目標是“要在技術和工程間發現有價值的結合點”。幾乎同一時間,微軟直指在線廣告市場的實驗室“adCenter
Lab”也在微軟總部宣告誕生。4個月之后,微軟推出“adCenter”服務,正式開始和Google的“adWords”和“adSense”搶起了在線廣告的生意。
雖然微軟到現在其實也還沒有完全掌握主動,并且也沒在搜索的市場份額上削弱Google的實力,但你不難體會到微軟的野心。“微軟專注于互聯網技術這一事實顯示,它不希望在下一輪技術進步中再次喪失良機。”多年來以研究微軟發展而著稱的獨立研究機構“Directions
on Microsoft”的首席分析師馬特·羅索夫(Matt
Rosoff)說,“此舉非同尋常,微軟已經在密切地加強其研究人員與其產品集團之間的關系,希望其研究成果能迅速轉換為產品進而再變成現金。”
其實在微軟研究院內部,自2001年至今,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名為“微軟技術節”(TechFest)的內部技術交流會,由其各個研究院選送研究成果,匯集到總部進行現場展示,只要是微軟員工,提交申請就可隨意參觀。而在3月初剛剛結束的TechFest
2007上,微軟破天荒的將其部分新成果對外界開放。在現場你能看到五花八門的演示,覆蓋面極廣,或高深或生活化,或結構復雜或構思巧妙。每年的技術節,微軟的高層都會自發性的到場參觀。負責微軟研究院的資深副總裁里克·雷斯特(Rick
Rashid)這樣說:“技術節能夠讓人們了解和體驗到我們所追求的軟件創新的邊界。”而更實際的意義是,微軟也希望能借TechFest對外界開放的機會,吸引潛在技術合作伙伴的注意。
懸崖邊上的創新
對于微軟的下一場戰役,似乎并沒有太多人會真正去關心它最終會不會成功。因為在微軟走過的近32年中所發生的無數實例證明,微軟最不缺的就是耐心。無論是Windows、Office、IE、MSN、Xbox,還是互聯網搜索、Zune,微軟的每一步都不是以開拓者的姿態走出的。甚至,恰恰是由于環境發生了改變,前人已經做了嘗試并且有了收獲,微軟才得以采用自己擅長的創新方式去捕獲成功。陳永正認為,這其實也正體現了微軟的創新哲學。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技術創新,如果技術不創新,你不可能贏。”陳永正說,他對微軟在過去和現在所經歷的轉型,始終都很有信心,“微軟可能不會有像蘋果的iPod那么強的某種產品,但是我們在面上鋪得更廣,平臺是我們的核心。這是微軟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哲學。”
遵循這樣的哲學,微軟目前正在做的主要努力,一方面是構建和完善適應新局面的應用和服務平臺,另一方面是盡可能多的爭取消費者,并留住他們。這也是微軟之所以在近幾年間對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四國”(即BRIC,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四個快速發展的市場)投以高度關注的根本原因。
微軟自己從來不否認其在搜索領域的遲到,在對于搜索背后所蘊藏的高達千億美元級別的在線廣告市場,微軟一直堅稱自己的切入時機并不晚,包括蓋茨在內的高層們多次強調:“整個在線廣告市場目前還僅僅處于萌芽期。”既便是搜索,微軟同樣希望自己能后來者居上。而且微軟在研發投入上從來都出手豪綽,比如其在2007財年的研發投入就高達70億美元。
“只有微軟有機會完全改變目前的搜索技術現狀。”弗雷克說,“我在搜索領域內已經工作了多年,在這段時期內,我個人是覺得失望的——我們仍然在用文本框,我們對于用戶想要得到的高質量、精準的搜索結果,仍然有較低的滿意率。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無論是雅虎還是Google,它們要想對搜索體驗做出本質性的改變,都不可避免的要冒很大風險,因為它們最核心的業務都要基于用戶體驗和用戶粘性之上,它們很難會主動的做改變。”
弗雷克還提到了微軟的另一個優勢:“微軟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健全、最令人興奮的面向基礎研發的公司研究體系。”
身為這個龐大體系中的一份子,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以讓人對微軟的創新哲學有更加形象的理解:“創新就是把你推到懸崖邊上,問你還敢不敢再往前跨一步。創新注定是十分艱難的工作,需要一種文化和環境以及人的冒險精神。”現在,Google們已經把微軟逐漸推到了懸崖邊上,這一次,微軟又將如何演繹它的創新哲學?
(來源:星島環球網
編輯: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