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
以往說起池州旅游,九華山是唯一的主角。如今的池州旅游,卻早已是另一番天地。舒適愜意、古色古香的杏花村文化園,古樸厚重、源遠流長的東流老街,怡情養性、綠色環抱的牯牛降,新奇有趣、驚險刺激的秋浦河漂流,垂釣自娛的鄉村旅游……眾多的“后起之秀”讓游客們流連忘返。從傳統的山岳觀光為主打,到魅力繽紛的產品體系,池州旅游業已悄然轉型。2012年我市接待國內外游客2700萬人次,旅游收入270億元,分別增長30%、40%。
老牌旅游圣地強勢發展
進入4月份以來,九華山風景區接待的商務會議游、散客自駕游、境內外游輪等業務就開展得如火如荼。在經濟增速放緩、公務消費進一步規范,酒店服務業市場結構調整的大環境下,該風景區仍保持了不俗的業績,得益于轉型發展的經營指導方針,全員合力跟進的市場戰略調整。
“現在來九華山的人已經從幾年前單純的觀光禮佛成長為身心的深層次放松,所以我們也必須瞄準散客自駕游、大眾消費,精準策劃旅游產品”。為此,九華山中旅、國旅等旅行社通過密集上海、南京、合肥等中心城市旅游直通車發班班次,開通上海至九華山自駕游網絡服務中心,推出“九華祈福游”、“花臺賞花游”等10余條自駕游線路及個性化線路定制等舉措,加大市場開拓與散客線上服務,使團隊和散客接待量實現明顯增長。而平天半島大酒店策劃推出的“自駕游半島、禪修祈平安”等休閑自駕產品,則迎合了高端自駕游群體消費需求,周末甚至出現了一房難求……
九華山風景區旅游的發展火熱只是我市旅游加快發展進度、加深文化融合的一個縮影,與它比肩而鄰的全國生態鄉鎮——青陽縣朱備鎮也在走著自己的旅游錯位發展之路。
新興旅游產品搶鏡出彩
近年來,青陽縣朱備鎮立足獨特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在保護與開發上做文章,大力發展具有一方特色的旅游經濟,由最美山鄉向最富山鄉跳轉。這里旅游開發的第一步,是實施農家樂項目。他們立足景區旅游資源,以村莊為單位,引導農戶以“鄉村農家”為外形,以“村野文化”為主脈,以“旅游+農業”形式,發展結合型家庭經濟。農戶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環境、民俗文化,以體驗農村生活為特色,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多形式發展家庭旅游接待項目。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許多農戶及時“改行”。
五一前夕,記者慕名來到該鎮德福山莊,只見杜鵑姹紫嫣紅,經過農民伍德福近10年的經營,原先的茅蒿之地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世外桃源”,每年可接待中外游客5000多人次,收入80多萬元。如今在朱備鎮,像德福山莊這樣的“農家樂”已達60多家。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4A景區。”該鎮黨委負責人向記者描述了朱備“旅游名鎮夢”:在青通河以西,以“禪修、休閑、養生”為主題,緊貼皖江旅游專線,面向高端消費人群,定向落戶精品項目,做長旅游休閑產業鏈;在青通河以東,以體驗農家生活為主題,面向大眾消費者,開發餐飲娛樂型、觀光采摘型、垂釣休閑型、民俗體驗型等特色化、多元化的農家樂休閑游項目。并以此為依托,形成環將軍湖、九子巖、陽山等景區旅游帶,把朱備打造成全國知名的禪修療養勝地和假日休閑場所。
轉型發展之路就在腳下
作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全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池州為留住旅客,迎接休閑旅游新時代的到來已經做了許多扎實的工作。
多年來,我市圍繞“吃、住、行、游、娛、購”六大要素,興建旅游接待服務設施,已建成30余家星級賓館和酒店,擁有各類旅行社80家,接待能力基本能滿足各類游客旅游休閑需求。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目前池州對外交通條件大為改善,內部交通設施日臻完善。此外,全市各景區進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務設施,旅游品質大為提升,游客旅游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為進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資源,串點成線,推進旅游、生態、文化融合發展,市旅委提煉特色,精心編制了覆蓋全市重點旅游景區和優質旅游資源的“水墨池州觀光之旅”、“佛教朝拜祈福之旅”、“綠色生態養生之旅”等六條精品旅游線路對外宣傳推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這些線路集中涵蓋了我市深厚的佛教文化、優美的自然山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人文底蘊,同時又根據旅游者需要相互取舍,組合成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參與體驗和健康養生等豐富的旅游線路產品供游客選擇。
展望未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指向下,我市旅游整體轉型是必然趨勢,但也不是一時之功,必須堅持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堅持品質領先、品牌發展之路,不斷修煉內功,給客人帶來高品質、超值旅游體驗,成就完美旅程,才能更好更快實現新形勢新格局下的華麗轉型。(伍晶晶 池州日報)
(編輯 馬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