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具有鮮明的兩面性
記者:王巧玲
不茍言笑、刻板、嚴肅,很多中國人會拿這些詞匯來形容日本人。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成了日本人在中國人眼中的固有形象。而由刻板的人組成的日本社會,常常讓人感覺等級森嚴。
孟西曾經在日本東洋大學留學,在日本度過6年時光�;貒�,她又進了一家日資航空公司工作,經常和日本人打交道。孟西對日本及日本人有自己的一番解讀。
“說日本人呆板,其實不盡然。在工作場合中,他們的確比較嚴肅、拘謹,紀律性也很強。我以前在日本上學時,曾經去工廠打工,在一家生產CD機、計算機小零件的工廠。我發現日本人的紀律性很強,自覺性很高。他們工作很統一,一道一道工序很嚴謹,絕不會偷懶。而我們中國人就會耍一些心眼糊弄過去。所以我們通常會認為日本人死心眼,干活不靈活,其實這是他們的優點。
日本人很講禮節,這可能也讓人感覺呆板。初次見面的話,他們一定是必恭必敬的。而且他們說話小心謹慎,有話不直說。以前我剛去日本時,別人請我去吃飯,我不想去,就很直接地說出來了。后來別人告訴我,在日本不能這么說,要說‘對不起,今晚有點……’,后面的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明白不去了。很微妙的說話方法。彼此都很客氣,很有尺度。
但是下了班之后,情況就不同了,尤其是在一塊喝酒之時,工作中嚴肅、謹慎的面孔都不見了,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喝酒時,大家很放松,很隨便,他們會把領帶系在頭上,唱歌跳舞,比中國人瘋狂多了。不管是多嚴肅的上司,喝酒后都是兄弟。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把我嚇一跳,感覺差別太大了。
我前幾天去日本出差,白天跟一個50歲左右的人有工作接觸,他是工作很認真的一個人。晚上大家一起去吃飯,我刻意坐得離他遠遠的,生怕喝了酒后,會被嚇著,我知道他們喝酒后通常玩得很瘋。這時候的日本人一點都不呆板、拘謹,完全是兩個樣�?赡苁瞧綍r工作壓力大,大家都需要發泄。日本人管下班就回家的男人叫掙錢的機器,會被嘲笑的。
而且,日本電視上娛樂節目特別多,都很搞笑,也比較開放。其實,他們并不缺乏幽默感,只是具有比較鮮明的兩面性�!�
“日本人很注重輩分大小。在日本公司里,先進來的人就是前輩,后來的人對前輩一定要敬重。一般情況下,聽日本人說話很明顯能聽出來,誰地位比較高。日語分敬語和自謙語,地位低的人說話通常要用敬語,就算不用敬語,最起碼也會用很禮貌的用語。而地位高的人則用簡語,上級叫下級,可以直呼名字,反過來就不行,要在名字后加敬語。在日本的公司里,下級一定要聽上級的,干什么都要匯報。日本人做事很小心,有問題可以和上級討論,但爭論真的不多。在一個公司內部,等級是存在的�!泵衔髡f。
正在日本的一所大學學習信息設計的姜烈烈,也認為日本企業文化中的確比較強調等級觀念�!霸谌毡酒髽I中,特別講究先來后到的輩分關系,后來人的工資肯定是要比先來的人要少,不同等級的待遇差距比較大。在平時的言語中,也要烙上等級差異的印跡。下級對上級都比較順從、恭敬,甚至有些低聲下氣。”
但在整個社會之中,卻并非等級森嚴�!霸谥袊�,腦力勞動者往往看不起體力勞動者,掃大街的被人看不起,服務類的工作常常沒人愿意干。但在日本沒有這種感覺,干什么工作的人看上去感覺都是一樣的�?傮w來說,看不出有森嚴的等級差異�!泵衔髡f。
大野木升司先生出生于大坂的中產階級家庭,來中國工作已將近7年,是一家環保組織的負責人。在他看來,日本是發達國家中貧富差距最小的,并不存在森嚴的等級差異。
“在日本,中產階層是社會主流階層,屬于大多數人。二戰以前日本有貴族,之后基本沒了,現在只有皇族算貴族了,其他都算是普通老百姓。占據人口5%左右的農民并不是社會的底層。日本的農民不是窮人,他們比較富裕,農村道路暢通發達,一戶大概有三輛汽車。很多人開玩笑說,日本是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理想在日本實現了。但一些年輕人還是愿意前往城市工作生活,因為城市更舒適,更熱鬧�!�